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博物館坐落在蘇州甪直文化園內,2006年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a- r. R7 N' ^ k% W& }# n& w該博物館分為主展區和互動區。主展區分別展示水鄉服飾的地理分布、基本構成以及各年齡段的水鄉女性服飾,并通過幻影成像、微縮沙盤等全景展示少女成人禮、新娘出嫁等特色民俗。
3 b& H) l" @& G7 E/ K1 k水鄉婦女服飾博物館以互動設計與現場表演的方式,向游客展示水鄉婦女服飾獨特的神韻,并用文字、圖片、實物等分門別類系統介紹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有雙色相間“包頭”,別致的大襟紐襻“拼接衫”,飄逸灑脫的“繡裥襡裙”。
" I. m: o% _% x: j$ S
* e% O6 ?. N0 p% z2 o. n 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八大件:
& q4 F5 q7 h- V+ w+ A, V0 n: ?. r" C ]/ E
1. 雙色相間、棱角分明的三角包頭:用一塊底角為30度的等腰梯形布做成。棱角分明,呈三角狀,故稱三角包頭。一般用雙色相間的布料做成。因年齡檔次差異,有多種顏色:姑娘愛戴花布包頭,或用青底白角、藍底白角包頭;中年人則戴黑底青角或藍角的包頭;中年以上者一般戴全黑包頭。包頭主要用來遮陽避露、擋蟲、保潔,同時還起著別具一格的裝飾效果。包頭的戴法有講究,根據年齡、臉型的不同,因人而異。據傳,甪直水鄉婦女的包頭起源于春秋吳王闔閭時代,當時姑蘇一帶遍植蓮荷,盛夏季節,吳王漫步離宮荷塘堤岸,看見采蓮姑娘頭戴荷葉折成的船形涼帽,頗感新奇,回宮后,令宮女用布仿制跳舞唱歌,以助雅興。后歷經修改,逐漸演變成三角包頭。戴在頭上,狀如卷曲待展的荷葉。三角包頭靠縫在中間的一條絨線編織的帶子,扎在腦后發髻(鬏鬅頭,亦稱鬅鬅頭)上固定位置。而帶子的兩端系有姹紫嫣紅的流蘇。頭動流蘇飄,猶如彩蝶飛舞,委實迷人。" ]) w. J: C% `3 J
$ m7 C2 |$ H. c8 ]+ t
2. 古樸簡潔、遮胸露背的布肚兜:用尺許布料裁成菱形,將上角內折,左右端系上半圓形的環帶,套在脖子上,左右兩角系上帶子,在背后打結,便成了肚兜。肚兜遮前不遮后,是最簡單的內衣。古樸簡潔,經濟實用。
7 N' O' ?# E( L/ M, b
, T: ?: g' l- X0 b" ]- F: x* ^6 y+ { 3. 大襟窄袖、摜肩接袖的拼接衣衫:上衣為大襟、小袖管、紐攀,緊身適體。其特色在于摜肩和接袖。衣服的本身和肩部以及袖部,用三種不同顏色和花紋的新布拼接而成。這種衣服艷而不妖,俗中見雅,非常耐看。衣長過臀,下田干活能擋風保暖,田野解便時可以遮羞??季康纳弦碌念I、襟、袖口繡上淺色鑲邊。
, I' f' V6 v6 i6 B0 q2 r1 e2 U0 c0 J5 u4 g- t3 j# G
4. 拼襠高管、色感和諧的外褲:外褲衩襠拼接,寬松而褲管較短。高管原來到膝下,現在一般到小腿,布料青色、藍色或黑色,也有人用花布,與拼接上衣成對比,色感和諧悅目。
$ l/ T3 p6 a; o G3 h9 z, s4 `7 A+ x1 N+ r6 O+ x
5. 腰繡百裥、飄逸灑脫的短襡裙:由兩幅布前后疊制,長尺許,藍白相間,裙腰繡百裥,由前向后系在衣外,裙的長帶多大紅、金紅作繩狀、帶形,或穗狀,在腰部挽結,垂下成裝飾,與包頭上的流蘇上下呼應。褶裙前方正中間縫有方形口袋一只,并以小束腰遮蓋袋口,美觀大方、飄逸灑脫。
2 j i# P5 L9 c7 M& ?; H- d* G6 I% d% \/ d
6 .瑰麗多彩、船形布底的百衲繡花鞋:是水鄉婦女趕集上街、走親訪友時穿的出客禮鞋。船形、布底、手工粗線扎底。鞋幫上繡有幾何圖案,鞋頭面上繡有花卉,鞋后封上外加一塊半寸見方的繡花小布塊,以利穿鞋拔跟。4 m& Z- Z! N6 N+ }( s
+ q; W6 d1 w+ z! U 7. 圖案精美、五彩斑斕的束腰帶:寬約三寸,疊層、錦繡,五彩斑斕,用紐扣與腰頭相連的腰飾品。束在腰間,既亮麗,又凸現了自身的曲線美。3 ~$ ^3 w8 u. R3 T" C& H& y
5 b; g& L- _# @5 }3 c
8 .裹緊小腿、經濟實惠的御寒卷膀:冷天在小腿部緊裹青黑色的卷膀御寒,經濟實惠?,F在除了少數老年婦女存用外,中青年婦女中已不多見。整套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是個有機的組合,是因水鄉農村婦女千百年來生活習慣和生產勞動的需要,不斷改革,日臻完善。多少世紀以來,這種服飾不受洋裝異服的影響而代代相傳,足見甪直水鄉婦女服飾的文化價值。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是寶貴的非物質遺產?,F在,隨著時代的變革,人們經濟的富裕,生活質量的提高,整套服飾穿在一個人身上,已很難尋覓,但集一兩件于一身者,還屢見不鮮。究其緣由有三:其一,服飾是文化,水鄉婦女服飾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其二,水鄉婦女服飾與水鄉人的審美心理相一致;其三,水鄉婦女服飾適應水鄉婦女生活習慣和農村勞動的環境。甪直中年以上婦女愛梳發髻,頭上插銀釵玉簪和色彩鮮艷的花朵,耳上掛環,手腕上戴銀鐲。
$ I d: B& ` C5 A+ O1 f; Z% Z7 y# [2 a: K5 @
2006年5月20日,甪直水鄉婦女服飾經國務院批準并予公布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是千百年來吳地水鄉稻作農業時期的產物,我國漢民族服飾的杰出代表,包括拼接衫、包頭、襡裙、束腰、拼襠褲、繡花鞋、肚兜、卷膀等構件。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歷史悠久、工藝獨特,文化內涵深厚,順應了稻作農業的需要,創造了拼接拆卸技藝,顯現出吳地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蘇州甪直水鄉婦女服飾以“顯”、“俏”和“巧”為主要特點,通過“白色”的巧妙運用,使服飾色彩深中有淡、淡里有俏、俏中有艷,再加上拼接、滾邊、紐絆、帶飾和繡花等工藝的應用,堪稱一絕。
2 S- w( F. |& ^7 _# {- O
5 E/ e0 y5 V# R& f3 f% K& H4 e7 P! G/ I+ ]. M
|
|